当前位置:五星网 >> 楼宇经济 >> 产业园 >> 浏览文章

浙大杭州科创中心:澎湃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

2021/3/31 9:46:33 五星网 浏览: 【字体:
文章导读:作为杭州市和浙江大学全面深化市校战略合作共建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浙大杭州科创中心首批入驻新型电磁结构与量子电磁创新实验室、等离子体纳米能原材料实验室、疾病诊治微纳生物材料实验室等科研项目以及率先进行建设的若干“微纳+”创新平台,围绕微纳尺度,聚焦物质、生命、信息三大领域开展产业化研究。

  (原标题:浙大杭州科创中心:澎湃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 记者:黄婷 通讯员:戴少青、吴瑶瑶)

  走进建设三路733号信息港五期,落地仅一年的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以下简称“浙大杭州科创中心”),技术突破的好消息频传:48V转1V数据中心电源转换芯片成功研发;纳米药物高效抗肿瘤实现千万级专利技术转让……钱塘江南岸的“求是鹰”如今羽翼渐丰,欲振翅高飞。

  作为杭州市和浙江大学全面深化市校战略合作共建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浙大杭州科创中心首批入驻新型电磁结构与量子电磁创新实验室、等离子体纳米能原材料实验室、疾病诊治微纳生物材料实验室等科研项目以及率先进行建设的若干“微纳+”创新平台,围绕微纳尺度,聚焦物质、生命、信息三大领域开展产业化研究。

  微纳实验室探寻“最小的世界”

  在生物纳米工程实验室里,浙大教授申有青的团队身穿白色实验服,正在进行药物配试,利用微纳技术,研制高效疫苗和药物,不断提升诊疗手段。此前,该实验室已成功完成肿瘤纳米药物的创制与临床转化。

  微纳是什么概念?人的头发直径一般为20至50微米,而纳米只有1微米的千分之一。目前市面上抗肿瘤的纳米药直径在10—100纳米,但针对细胞来说,仍然是“大象级药”,就犹如一只大象在枝蔓横生的原始密林中一样难以穿行,无法精准抵达病灶。

  针对这一难题,科研团队通过研究,使得药物主动渗透,提高了纳米药的扩散能力。“聚焦肿瘤治疗领域的‘微世界’,一直以来是高度关注和需要发展的方向,突破技术壁垒,实现产业化,是医学的一次革命。”

  此外,徐杨教授领衔的超视觉宽光谱成像技术实验室则将研究方向瞄准超视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超视觉,就是把人类肉眼看不见的东西,成形成像给大家看。“就好比一个完整的苹果,我们肉眼可以看到表皮的颜色、光泽,而视觉芯片则可以透过表皮,看到苹果内里的新鲜程度、富含多少维生素和营养物质。”一位科研人员说。

  “聚焦‘微纳尺度’,是浙大杭州科创中心的‘硬核’。”浙大杭州科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无论是研制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层硬件,还是合成新型生物原料,或是开发新材料,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都需要深入探究极端尺度下的微观世界。看似繁琐、细微的科学研究,在科研人员眼中,却是一个充满未知和奇特现象的领域,因为肉眼无法看见,所有的研究都需要在特定的仪器下进行,而“微纳世界”的特点就在于充满无限可能。

  保障好  让人才心无旁骛搞科研

  “希望通过在这个领域的垂直钻研、深入探究,带动整个行业向前跑,助力萧山新兴产业更好发展。”这是浙大杭州科创中心追逐的目标,更是一句掷地有声的承诺。

  王慧峰是一名生物与分子智造平台的博士后研究员,他说到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工作,是慎重考虑后的选择。

  “科创中心的目标就是将科技创新成果尽快推向产业化,使创新和实践实现平衡。”王慧峰说,科创中心的软硬件设施好,经费充足,政府与学校支持力度大,科研人员保障好,可以心无旁骛搞科研。

  如今,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已入驻各类人才300余人,该中心内的微纳电子学院也有在校学生近200人。这所集新型大学校区、开放科技园区和卓越创新特区“三区”为一体的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将不断推动“微纳+”硬核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作为落户地点,萧山给予“诚意满满”的助力,不仅为浙大杭州科创中心规划了100亩启动区块用地,还整体规划1200亩土地建设区块用地,一次规划,分三期建。此外,从支持博士后工作站、实验室、人才引育等多个方面,提供全链条服务。萧山,不断加大对“名校名院名所”的引进扶持力度,推动萧山人才结构、总量不断优化壮大,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区。

文章关键字:浙大杭州科创中心
来源:萧山日报 编辑:8037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换@。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