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星网 >> CBD >> CBD城建 >> 浏览文章

深圳提升国际知名度 打造“全球标杆城市”

2019/10/22 16:56:52 五星网 浏览: 【字体:
文章导读:面向未来,深圳要抓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在提升国际知名度上实现更高层次的飞跃,按照《意见》要求,发展成为比肩伦敦、纽约、新加坡、悉尼、东京、巴黎等知名城市的“全球标杆城市”。

    (原标题:提升国际知名度 打造“全球标杆城市” 作者:宗祖盼 本文系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9年度课题“品牌构建视角下深圳国际知名度提升研究”(SZ2019C001)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

    提要

    深圳城市形象在短短40年间发生了多个层级的跃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越来越具有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和感召力。

    面向未来,深圳要抓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在提升国际知名度上实现更高层次的飞跃,按照《意见》要求,发展成为比肩伦敦、纽约、新加坡、悉尼、东京、巴黎等知名城市的“全球标杆城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赋予了深圳新的使命。40年前,国务院批复同意深圳建市,边陲小镇迎来蜕变的契机,40年后,深圳跃居国内一线城市,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堪称世界奇迹。根据《意见》,面向下一个40年,深圳要“分三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2025年要“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2035年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这其中牵涉到一个重要关键词,那就是“国际知名度”,建设全球标杆城市。

    回溯历史,深圳城市形象的建立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80年至1992年,深圳作为中国首个“经济特区”亮相,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经济基调是“三来一补”,“杀出一条血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构建了深圳精神风貌的雏形。1992年至2003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深圳写下了新的“诗篇”,“深圳速度”持续发力,深圳进入增创新优势和跨越式发展阶段,开始向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全国重要中心城市的方向发展。2003年至今,深圳在文化、高新技术、金融、物流等多个领域全面开花结果,通过实施“文化立市”“文化强市”“2020方案”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逐渐摆脱了“文化沙漠”的偏见,不断推动深圳城市形象向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创新深圳”等成为高频词。可以发现,深圳城市形象在短短40年间发生了多个层级的跃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越来越具有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和感召力。

    面向未来,深圳要抓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在提升国际知名度上实现更高层次的飞跃,按照《意见》要求,发展成为比肩伦敦、纽约、新加坡、悉尼、东京、巴黎等知名城市的“全球标杆城市”。

    要树立品牌意识

    深圳已经进入由“拼经济、拼管理”到“拼文化、拼品牌”的新阶段,以文化论输赢、以品牌较高低成为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品牌研究国际权威专家美国凯文·莱恩·凯勒(Kevin Lane Keller)曾指出:“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深圳要充分意识到“品牌”这一无形资产对于提升城市魅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重要牵引作用,对于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所表现出的强大“磁力”,将“品牌思维”贯穿到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全过程。

    深圳自实施“文化立市”战略以来,先后打造了“设计之都”“钢琴之城”“图书馆之城”等城市品牌,同时建立了“读书月”“设计周”“创意十二月”等一系列“城市文化菜单”。但这些品牌的国际知名度有待提升。根据全球知名的城市评级机构GAWC发布的2018年版的世界城市评级报告,“Alpha+”一线强城市中国有3座城市入围,分别是香港、北京和上海,台北和广州则入围“Alpha”一线中城市,深圳则属于“Alpha-”一线弱城市。而根据《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2018)》显示,北京、上海、香港、杭州、成都、广州、深圳、重庆、南京和天津荣登2018年度中国城市品牌10强,深圳排名第7,与其经济社会地位及未来发展定位不相匹配。

    可以说,深圳在国际知名度的综合评价体系中,品牌感弱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意见》特别指出,深圳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成为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引领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这意味着深圳的国际知名度不仅关乎自身成长,而且关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舞台的呈现,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中国形象、中国经验、中国力量的展示。

    要实施重大工程

    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国际舞台上,许多城市都渴望在世界舞台占据一席之地。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Creative Cities Network)为例,自2004年以来已经推出了民间艺术及手工艺、设计、电影、美食、文学、媒体艺术和音乐7大主题,目前已有72个国家180座城市入选,其中中国13座城市上榜,覆盖了“设计之都”“美食之都”“音乐之都”“电影之都”“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媒体艺术之都”多个主题。深圳作为国内首家以“设计之都”的身份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城市,如今面临更大的竞争。纵观国内外,也有许多城市通过“引爆点”工程,短时间内实现了国际知名度的提升,如古根海姆博物馆让毕尔巴鄂举世成名,乌镇通过世界互联网大会名扬四海等。

    深圳承办过“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国际马拉松”“NBA国际系列赛”“ATP深圳公开赛”等国际性赛事,也是“高交会”“文博会”“国际工业设计大展”“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一带一路’国际音乐节”“国际创客周”等国际性活动的举办地,但总体来看,还存在国际化程度不高,层次较低,独特性不够等问题。《意见》指出,要“推动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深圳”,“支持深圳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支持深圳规划建设一批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如何抓住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政策利好,通过实施重大工程项目牵引,对于深圳更进一步走向国际舞台至关重要。

    城市国际知名度的提升,可以诉诸多个层次和多个维度,由此可以匹配不同的重大工程。例如,在精神层面,可以推出“城市理念重塑工程”,进一步提炼深圳城市发展的灵魂与理念,对深圳城市品牌和形象进行准确定位。在感官层面,可以推出“城市视觉提升工程”,广泛征集或邀请全球知名设计师打造城市形象,提升深圳在标识、符号、色彩、吉祥物、地标建筑等方面的识别度。在制度层面,可以推出“城市营商环境标杆工程”,营造国际一流法制化营商环境,吸引全球知名企业在深圳建立总部和研发机构,打造全球创新高地;在环境层面,可以推出“城市景象优化工程”,改善市容市貌,改造旧有景区,优化公共空间,建设吸引海内外游客的舒适宜居环境。在营销层面,可以推出“城市品牌推介工程”,通过举办大型国际性赛事、外交活动、学术论坛等,增强深圳在国际媒体、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上的曝光度。

    要强化保障措施

    深圳国际知名度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涉面广,维度多,时间长,见效慢,除了要在观念和实际行动上有所突破外,还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人才保障,建立长效机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多个层面形成与国际知名度相匹配的力量。根据《意见》的战略定位,深圳未来要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这些目标的实现都将直接关系到深圳国际知名度的综合评价。

    城市国际知名度的提升不只是政府宣传部门的职责,一个城市的企业发展的如何,市民对于自身所处城市的“归属感”有多强,都深刻影响着一个城市国际知名度的质量。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显示,深圳的平安保险、华为、正威国际、恒大集团、招商银行、腾讯、万科7家企业入围,它们在提升深圳国际知名度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深圳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做出成绩,打牢深圳国际知名度的“地基”,让深圳市民真正获得“幸福感”“获得感”,从而形成自觉塑造、维护和传播深圳城市形象的社会氛围。

    总之,深圳国际知名度的提升,既要有“面子”,也要有“里子”,既要立足当下,也要放眼未来。“面子”是一个城市的面貌,是外界对深圳的直观印象,是“口号”“数据”“设施”“景观”,它们以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的形式对外传播;“里子”是一个城市的气质,是外界看不到的内在素质,是“精神”“氛围”“节奏”“性格”,它们以“无处不在”的姿态充斥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是悠长的、历久弥新的。

文章关键字:深圳建设,全球标杆城市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  编辑:8037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换@。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