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星网 >> CBD >> CBD城建 >> 浏览文章

以城市设计塑造钱江两岸独特魅力

2017/7/12 9:54:58 五星网 浏览: 【字体:
文章导读:市委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拥江发展战略,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为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世界名城奠定坚实基础。拥江发展战略,说出了不少政协委员的心声。以贯彻市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如何以钱塘江两岸为重点加强城市设计”的头脑风暴就此展开。

    2017年4月,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统筹打造钱塘江城市新核心 加快推进世界名城建设步伐》的“全会建议案”。建议案中提到,拥有江(河)是世界滨水名城的共同选择,G20杭州峰会成功举办,标志着杭州站在了历史发展的新起点。建议案为此提出统筹打造钱塘江城市新核心的建议。

    市委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拥江发展战略,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为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世界名城奠定坚实基础。拥江发展战略,说出了不少政协委员的心声。以贯彻市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如何以钱塘江两岸为重点加强城市设计”的头脑风暴就此展开。

    建设世界名城
    全域格局的规划设计可以先行

    在市政协委员、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市决策咨询委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沈金华看来,G20之后全市上下关注钱塘江两岸的规划发展是一件好事,说明都在思考杭州未来城市发展空间格局的大事。

    “钱塘江两岸的规划建设是杭州城市发展史上之大事,也是浙江经济发展之大事,其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为过。”沈金华认为,我们正在经历着G20之后城市国际化,而这个大机遇又包括“两个重”,只要抓得牢、抓得紧、抓得对,杭州绝对成为世界名城,否则便错失机遇,自说自话。一为“重大空窗期”,“后峰会、前亚运”空窗期,五六年时间内,我们可以更好谋划、定位、布局城市建设,包括城市的精细管理;二为“重要节点”,就是钱塘江两岸的规划建设,代表杭州在高起点上的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在世界级城市的水平上争取一席之地。

    “现实的钱江两岸已经不是一张‘白纸’了,‘白纸’可以自由绘就美丽的图画”,针对规划制定、城市设计存在负担重的情况,十届市政协常委、市政协办公厅巡视员辛薇坦言,实施好拥江发展战略,最重要的是做好规划,要抓紧制定钱塘江两岸统筹规划。规划是指导城市发展的蓝图和纲领,建设世界名城,钱塘江两岸的规划设计可以先行,可以率先创新突破。结合市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要抓住城市总归修编这个龙头,可以考虑在现有基础上,利用现有条件,有强有弱,有的新建重建,有的要调整修改,努力构建完善“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城市框架。

    市政协委员、市规划局雕塑办副主任项晓明更关心统一规划设计的落地问题,钱塘江两岸的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在把握好功能定位的基础上,重点对市域范围内钱江两岸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进行探讨,挖掘特色要素,总结吸取历史经验,避免设计雷同、同质开发,为钱江两岸的发展提供控制、引导、借鉴作用。

    前期,市规划局4月11日作了一个《钱塘江两岸综合保护和利用规划》,市里还出台了《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规划》,一些布局和谋划早已开展。沈金华认为,这只是局部和专业性的规划,远远不够,必须从全域格局整体考虑。关于钱塘江两岸规划设计的定位和目标,钱江两岸市域235公里,市区153公里,核心黄金区域95公里范围内,他建议定位打造“世界级的江河景观城市”高起点、高水平、综合性的规划。

    精心雕琢展示特色文化
    未来留白彰显优良生态

    “总体满意,但文化底蕴还不够鲜明,挺可惜的”,这是市政协委员、九溪书院秘书长武群轶对现在钱江两岸的观感。谈到未来,武群轶的观点明确,城市独特魅力,需要凭借特色文化来展示,通过文化广场、文化展览等形式打造人们摸得到、嗅得到、体验得到的文化平台,讲好特色故事,呈现“天人合一、诗画江南”的文化意境。

    沈金华解释,一直以来,人们对钱塘江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市民文化心理上偏安于西湖一隅和钱塘江北,不喜过江、跨江。西湖和钱塘江两种文化存在差异,西湖文化偏温柔顺美,而钱塘江文化侧重勇立潮头,富有冒险精神,部分市民只是把它作为“过城江”,而不是“城中江”。对钱塘江的资源禀赋也认识不足,有时仅把“潮涌”当作一种危害,千百年来多用“防”的思维来看钱塘江,而不是一种特色资源。

    实际上,国际地理学界公认“世界三大潮涌”,杭州是世界上唯一有潮涌资源的大城市。现在,考虑钱塘江海塘历史文化遗址申遗,以海塘为模型进行城市空间设计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他的建议是,市内钱江主轴两岸综合保护与利用及进行城市设计时,沿江沿线建筑风格式样需要进行统一评审,突出江南现代城市风貌和江南自然山水特征,做好文化的传承,必须把历史、文化、生态、产业、空间美学视觉和居住休闲统一考虑。

    “同样值得好好挖掘的还有‘围垦文化’”,市政协委员、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吴伟进基于钱江两岸的过往,有自己的判断。五堡、六堡、七堡纳入扩容后的钱江新城,这几个“堡”蛮有来历,这一片老杭海路以南区块,基本上是沿江群众多年围垦后留下来的。

    弥合钱江两岸区域文化差异,同时避免两岸同质,辛薇给出的“良方”也是,特色文化设计助力。文化是根和魂,城市设计怎么和城市人文精神、城市特色结合起来,避免千城一面,显得尤为迫切。要融合,市域两岸的建筑风格、产业规划、综合性的景观风貌,都要考虑环境生态保护、文化的挖掘传承等因素,并体现落实到总体规划设计中。

    “此次钱江两岸城市设计一定要注重文化建设,要将公共艺术融入钱江两岸城市设计中,要注入人文文化的内容,提升人文景观”。项晓明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国外不少沿江城市的跨江桥梁旁边都有城市雕塑,一般城市雕塑背后都有吸引人驻足的动人故事,游客才会留下来,光种树种草是留不住游客的。

    “点赞钱江新城森林公园设计留白”,九届市政协委员、市建委原巡视员张良华1979年参加工作以来,基本上一直在城建系统工作,见证了建设钱江新城,并正在见证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的变迁历程。他的经验是,杭州几千年历史是不断改进完善的历史,做该做的事情。拥江发展,以钱塘江两岸为重点加强城市统一规划设计,条件成熟能做的设计,要发扬工匠精神,做精做细,精雕细琢,看不清看不透的事情,不妨先放一放,留有余地,留给后人去设计。

    市政协委员、绿城房地产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方旭慧认同这一观点,设计留白,有利于守护生态文明之都的绿水青山,保持“真山真水园中城”的城市风貌,彰显“天人合一、诗画江南”的文化意境。

    项晓明则主张要利用城中村改造提升的机遇,如江干区、之江旅游度假区大量的城中村拆除,以后建什么,要慎重,不要为了资金平衡匆忙建设。可以和钱江两岸设计一起考虑,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以人为本进行产业布局
    统一协调最优化资源配置

    突出服务、突出便民,为市民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杭州日报评论员司马一民的短评是委员探讨后形成的共识。

    辛薇的设计理念与之契合,钱塘江两岸的城市设计,产业的引入布局等都要围绕引领、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入手,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要真正体现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手段,突出引领作用,让理念、设计改变生活。

    沈金华以交通的设计为例说明,建议把钱塘江打造成杭州的产业带、交通带、生态带、文化带、生活带,布局综合性现代服务业。地铁、过江隧道设计、桥梁建设时,要充分考虑民众需求,与都市圈联系,与市政路网无缝衔接,考虑出行的可达性、便捷性、舒适性。

    市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系主任蒋吉清从专业角度建言,市域范围内钱江两岸的城市设计,要善于运用海绵城市理念,综合布局管廊,便民利民。

    吴伟进进一步认为,适当布局建设慢性系统,布局旅游产业,推动两岸旅游开发;在两岸设计打造更多亲水、亲江平台,让钱塘江两岸充满城市活力。

    规划容易,但按规划实施难。设计钱塘江两岸的风貌涉及上城、江干、西湖、滨江、萧山、富阳六区,肯定需要突破区划局限、跳出圈圈,能否做到一张全域规划图,统一设计,体现江两岸一体,项晓明有这样的担心。

    沈金华给出的破解思路是,借鉴美国哈德逊流域委员会的经验,成立钱江全流域管理委员会,沿江范围内所有项目的规划、建设必须统一审批、统一协调,并对建设式样和风格进行必要的管控和引导。规划要开放,多方参与,谋定而后动,决策要科学民主。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滨江、之江未来科技城、下沙、大江东、江南新城、富阳等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尤其要做好。

    张良华善意提醒,原先已有的“两江一湖办”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提议把此机构放到市级层面,协调相关事宜;利用城站东广场改造的机会,打通西湖与钱塘江的通道,保持东、西广场区域畅通,在方便行人、车辆通行的同时,建设一些标志性的建筑和构作物,逐步促进西湖文化和钱塘江文化融合。

    萧山区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张勇民立足区域实际建言,本世纪初,萧山、余杭撤市设区并入大杭州,当时在总体规划层面提出了“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空间发展设想。对照十多年来的发展实践,成效显著,也可以看到一些问题。折射到钱塘江两岸的城市设计方面,滨江区发展在体制上的融合,成效明显,但集聚最优质资源的能力还是不够。另一方面,江南、江北两岸相关机构资源人才的融合进程虽然在推进,但仍较缓慢。所以,城市设计时,他建议两手抓,一方面加快推动杭州拥江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加快提升江南特别是萧山的发展提质转型进程,推进江南江北融合。(原标题:以城市设计塑造钱江两岸独特魅力 刘建华)

文章关键字:钱江两岸建设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8037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换@。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