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星网 >> CBD >> CBD城建 >> 浏览文章

海宁以产业新城为重点 打造杭州“卫星城”

2017/3/20 11:13:19 五星网 浏览: 【字体:
文章导读:在改革道路上,海宁敢想敢干。在十多年“融杭”道路上,海宁也一直扮演着“探路者”的角色。随着杭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随着杭海城际铁路建设的推进,海宁和杭州的连接将越来越紧密。

    在改革道路上,海宁敢想敢干。在十多年“融杭”道路上,海宁也一直扮演着“探路者”的角色。

    随着杭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随着杭海城际铁路建设的推进,海宁和杭州的连接将越来越紧密。

    ——专访海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曹国良。

    提问:海宁于2007年成立“接沪融杭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提出“接沪融杭”战略。为什么在2016年海宁出台的“十三五”规划中把坚持十年的“接沪融杭”改为“融杭接沪”?

    曹国良:“融杭接沪”是海宁始终坚持的发展战略。十多年来,从连杭经济区成立到与余杭签订区域战略合作开发协议;从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整体搬迁到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顺利开学;从省人民医院全面托管海宁市中心医院到杭州至海宁城际铁路开工建设,海宁与杭州的时空距离越来越近、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文化沟通越来越频繁。

    这是杭州都市区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海宁加快从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在我看来,把“接沪融杭”改为“融杭接沪”,虽然只是字面上的语序之差,但体现的是对这种发展趋势、发展规律的顺应及把握,体现的是对海宁现有发展方位、今后发展定位的认知及判断。当前,海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融入杭州都市区,既有地利之便、更有工作之基,我们将紧紧抓住杭州“两会两区”的契机,更加注重在“融”字上做文章,更加注重在“深”字上下功夫,加速推进与杭州同城化、一体化发展,真正把区位“地利”变成更大的发展“红利”。

    提问:今年的海宁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7年,海宁要加快推进杭州至海宁城际铁路项目,统筹谋划沿线产业布局和城镇开发。报告中还明确要把杭海城际铁路打造成海宁融入杭州都市圈的“黄金路”、带动新型城镇化的“高速路”、培育产业发展的“腾飞路”。如今工程已经开工,而且6月将全面开工,那么,海宁是否已经做好城铁沿线产业布局和城镇的开发计划呢?

    曹国良:杭州至海宁城际铁路项目是当前海宁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项目、第一工程”,正朝着2020年底建成通车的目标积极推进,届时将与杭州建起“一小时通勤圈”。从全球经验来看,城铁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血脉,必将带动区域内资源要素、产业要素、人力要素加速流动,形成新的经济走廊,乃至崛起一条城铁经济带。

    当前,我们正抓紧谋划推进沿线产业布局及城镇开发,积极学习借鉴深圳、东莞等地轨道交通沿线开发的先进理念及经验,全力将城铁打造成海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干线”、“主轴线”。比如,在杭海城际铁路与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交汇处,我们专门成立了由一名市委常委挂帅的鹃湖(国际)科技城管委会,划出了23.3平方公里土地,以“一城五区”的总体定位重点建设鹃湖(国际)科技城,充分依托浙大平台优势、资源优势,大力吸引国际产业技术转移拓展,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吸引沪杭人才的新高地、承接沪杭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平台、引领海宁创新发展的主引擎。

    提问:海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明确表示,今后5年,要以实施城际铁路产城融合发展带培育工程和综合立体交通构建工程为契机,深入推进开放经济建设和现代交通建设,积极融入杭州都市圈。在您看来,今后5年,海宁将如何融入杭州都市圈?海宁未来在杭州都市圈中的城市定位又如何呢?

    曹国良: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都市区带动战略,支持杭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在我看来,今后5年既是杭州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关键时期,也将是海宁深度融入杭州都市区、成为杭州城市区域功能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窗口期”。

    如何去理解成为“杭州城市区域功能重要组成部分”?我觉得,海宁就是要努力成为以产业新城为重点的杭州“卫星城”。因为杭州如果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之后,今后的发展重点将是高端服务业及总部经济等,必然需要有周边县市强有力、相配套的产业支撑。这无论是对杭州还是对海宁来说,都应是互补而非竞争的关系,更应是双赢而非零和的局面。

    近年来,阿里巴巴菜鸟物流园、正泰、娃哈哈等杭州大型企业的生产基地已经纷纷落户海宁,去年我们规上工业产值达1400多亿元。这既是很好的开端,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定位。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主动融入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着力提升重大平台能级,充分承接杭州高端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全力成为杭州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主动对接城西科创大走廊,以鹃湖(国际)科技城为平台,配套融入杭州创新体系,力争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创业的首选地。同时,也希望杭州充分给予我们周边县市深度融入杭州的通道,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推动杭州都市区更好更快地发展。

    提问:纵观杭州周边6个节点县市,海宁很多融杭工作都走在其他县市的前列。在您看来,海宁融杭工作是否还有需要提升的地方?或者说在与杭州的对接中是否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曹国良:近年来,海宁大力推进“融杭接沪”战略,初步形成了产业、平台、政府、民生“四位一体”的接轨模式,与杭州同城效应不断增强。但实事求是地说,海宁融杭工作确实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问题既有“硬件”方面的,也有“软件”方面的,既有海宁自身方面的,也有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解决的。比如在经济融合上,海宁主动接受杭州“两区”效应的辐射还不够,下一步要积极争取把杭州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相关政策延伸至海宁。比如在交通融合上,有一些关键节点还没有完全打通,特别是长安镇(高新区)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间的春潮路等4条跨区域道路建设亟需贯通。比如在机制融合上,受行政等级影响,海宁融杭还缺少有效统筹协调的权威机构和相应工作机制,涉及跨区域的重大项目协调难度较大、效率较低。

    提问:随着G20杭州峰会的召开,杭州正大步迈向世界舞台。2022年,亚运会也将在杭州举行,在这“后峰会、前亚运”的窗口期,海宁如何抢抓机遇,成为国际化、现代化的高品质大都市新区?

    曹国良:当前,杭州正大步迈向世界舞台。作为海宁,我们要牢固树立“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海宁特色”的理念,全力实施“十大工程”,大力推进“十大建设”,加快打造长三角“经济活力强市、文化旅游名市、生态宜居新市”升级版,努力在深度融杭、主动对标、紧跟发展的过程中,讲好“海宁故事”、展现“海宁魅力”、打响“海宁潮城”品牌。

    如建设“经济活力强市”,就是要借助城际铁路这个“输送带”,更多地吸引杭州高端经济元素、创新要素聚合融入城市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不断提升海宁的城市开放度。如建设“文化旅游名市”,就是要借助海宁潮文化、灯文化、名人文化这三张“金名片”,深化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努力成为长三角度假旅游重要目的地,不断提升海宁的国际知名度。如建设“生态宜居新市”,就是要借助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这个“主抓手”,加快引进具有国际水准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力争成为亚运会分赛场,不断提升海宁的城市功能品质。(原标题:以产业新城为重点 打造杭州“卫星城” 记者:张世新)

文章关键字:海宁产业新城,杭州卫星城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8061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换@。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