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星网 >> CBD >> CBD城建 >> 浏览文章

杭州大江东桥头堡地区城市设计两方案入围

2015/8/25 14:24:17 五星网 浏览: 【字体:
文章导读:桥头堡地区作为大江东距杭州主城最近的区域之一,是杭州主城进入大江东地区的门户,也是大江东承接杭州城市东扩发展的桥头堡。加快大江东桥头堡地区建设,即将为“六年翻两番、五年见新城、全面创一流”的大江东带来“蝶变”效应。桥头堡地区位于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西部,江东大桥东侧,北至三工段横河,东至临鸿南路,南至行政边界,西至钱塘江海塘,其用地面积7.12平方公里。

    作为践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承载地,大江东是杭州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产业集群的主平台,而城市门户建设对大江东“产城融合”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桥头堡地区作为大江东距杭州主城最近的区域之一,是杭州主城进入大江东地区的门户,也是大江东承接杭州城市东扩发展的桥头堡。加快大江东桥头堡地区建设,即将为“六年翻两番、五年见新城、全面创一流”的大江东带来“蝶变”效应。

    桥头堡地区位于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西部,江东大桥东侧,北至三工段横河,东至临鸿南路,南至行政边界,西至钱塘江海塘,其用地面积7.12平方公里。

    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在完成了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战略规划编制以及核心区城市设计的基础上,于今年6月启动了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桥头堡地区门户建设面向全球的方案征集工作,共选定了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总共5家国内外优秀设计团队参与大江东桥头堡地区城市设计方案的征集。

    2015年8月18日,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组织召开了桥头堡地区城市设计方案评选会。在听取了五家设计单位的方案详细汇报及现场答疑后,专家组遵循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评选原则,从定位的准确性、理念的创新性、实施的可行性及响应征集文件的程度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进行了认真的评议,最终由中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D方案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的E方案入围。下一阶段,优选单位将在吸收其他几个方案优点及专家综合意见的基础上深化完善,完成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桥头堡地区城市设计规划方案。

    入围方案一
    一座公园、两脉序列、三片主题社区

    规划围绕桥头堡地区空间特质进行定位,提出建设“江东诗意花园、生态品质社区、创智文化高地、美丽发展的先行区”的发展目标。同时,在方案设计上提出 “一座公园、两脉序列、三片主题社区”的结构。

    一座公园,打破滨二路的边界,将绿、水、生态海绵渗透到东侧基地,联山通水、围园辟岛,使整个基地融为一座花园,生态稻田、主题花园、交流空间、城市功能融合起来,承载起生态维育的功能,泛起桑田故堤的场所记忆,实现着花园城市的居住理想。

    两脉序列,延续大区域的空间序列,在基地内部也形成东西和南北两条主轴线,东西向展现了钱江景观、江滨公园、门户地标、景观绿廊、城市生活等重要节点组成的发展序列,南北展现了青龙白虎山、南沙大堤、地铁枢纽、创智水街和文艺水岸、门户地标、体育公园和教育园区等节点组成的景观序列。

    三片主题社区,分别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和功能区位,形成运动教育、创智休闲、健康文化为主题的三片主体社区,每片社区都包括诗意花园和品质社区,以及两者交融形成的创智、文化、健康、运动、教育等功能组团。规划通过现状分析和研究,梳理出基地未来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风险,方案在上述“123”的结构基础上,重点是围绕着“经济新常态下的活力新区,多样承载力上的美丽新区”两个逻辑主线展开设计的。

    方案在城市活力规划方面采用多种尺度的土地开发模式,既可小地块实施SOHO可居可住的开发,也可几个小地块联合开发,或者大地块组团开发,为市场提供多样化选择。提供功能空间复合的微创天地,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小微创业文化”。

    在空间设计上打破狭隘的公园概念,将基地本身建设成一座大花园,以品牌化的景观文化设计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朴素诉求结合起来,塑造层次分明的景观,通过水岸、稻田、湿地、花园、露台、小桥、高楼、山径等视线的交织,借山望水、联山串水、显山露水,各有趣味。

    入围方案二
    一心两轴领三区,环带蓝网织绿城

    “一心两轴领三区,环带蓝网织绿城”是其最核心的规划结构。

    “一心”指的是位于基地中部的智慧型片区次中心;“两轴”指的是沿江东大道发展的产业创新服务轴以及沿滨江二路发展的旅游休闲景观轴;“三区”指的是北部的互联网+生活宜居区、中部的桥头堡e生态核心区以及南部的山水田@休闲度假区;“环带”则是指山水堤休闲活力环,包括南沙堤生态文化带、钱塘江生态景观带,以及贯通南北的四直河生活游憩带。

    其中,北区为互联网+生活宜居区,规划范围为 255公顷,功能构成包括E金融、E商业、社区农业、娱乐休闲和生态居住。

    中区为桥头堡e生态核心区,规划范围为410公顷,功能构成包括湿地旅游、休闲度假、体验商业、校企联动、E动网研以及高端居住。中区共含四大功能板块,分别是活力创智湾、云尚综合体、生态湿地探索园和生态E社区。其中,活力创智湾包括渔人码头、校企互动网研和生活配套;云尚综合体包括体验商业、休闲度假和高端居住;生态湿地探索园包括访客中心、素质拓展和湿地科普;生态E社区包括高端居住、商业配套和生态园景。

    南区为山水田@休闲度假区,规划范围为470公顷,功能构成包括朴门耕织、休闲度假、总部花园、农家体验、民俗体验和生活居住。南区共含三大功能板块,分别是朴门农法园、青龙山水苑和生态E社区。其中朴门农法园包括朴门耕织园、美丽水村和花园总部;青龙山水苑包括青龙山风情小镇和都市森林公园;生态E社区包括高端居住、商业配套和生态园。

    专家建言

    张京祥: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如何在更大的区域内研究好桥头堡地区的功能和层级定位。研究门户地区功能定位、发展层级、承载能力,要在更大的层面中去做好分析和定位,而不是把所有能想象的好东西全堆到这个地方来。

    如何优化轨道交通和城市路网的设计。在交通组织上强化功能,重点研究如何尽量化解过境大交通的不利分割的影响。

    要优化开发规模和用地模式和开发时序。在大规模的城市外延扩张高潮已经过去的背景下,城镇化减速,思考控制好开发规模,选择好的紧凑集约、弹性的用地模式和开发模式。

    陈伟明: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桥头堡地区基础条件很好,利用江河、农田、公园、湿地、青山等有限的公共资源打造门户区域,须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在功能定位上,要突出形象,符合市场需求。既要为周边生活服务作配套,又要与产业服务相结合。

    在空间布局上,土地要集约利用,可采用大疏大密格局。要研究借钱塘江及滨江公园自然风景,要研究如何借景,打造新区特色、凸显魅力。

    在高度强度控制上,不以所谓的标志性建筑而动辄塑造超高建筑,要充分结合农田、水系、江河、湿地等环境生态因素,塑造高度适宜、景观优美的新城形象。

    高群: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桥头堡地区相对来说是一个临水地区,离大江东产业园区还有一定距离,各方面配套比较薄弱,针对基础设施、交通条件、配套设施相对差的难点,规划方案要考虑项目启动、落地的问题以及具体的可操作性。

    作为门户地区的重要形象,要抓住基地三个方面特征进行深入规划,一是临江近山,对打造山水文化的特色,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二是生态田园,“东城西园”,东部是以城市开发为主,西部以生态田园为主,如何打造和融合这两个特色,值得研究;三是平原水网,利用基地成网水系,打造具体新江南的特色景观。

    黄卫东:深圳市城市规划院常务副院长、副总规划师

    强调更生态、更低碳的建设模式,适应新型城镇化。基地本身生态禀赋良好,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美,并不仅仅是标志高楼的打造,应注重整体轻松、愉悦的心境,发展田园牧歌形态、凸显城市肌理。可借鉴西方小城镇开发模式,循序渐进,彰显亲和与乡愁。

    要重视东西向公共空间的塑造,做好有利于城市服务设施凝聚的文章。

    要处理好江滨公园与城市、产业、人口发展的关系。生态嵌入城市,城市中融入生态。

    徐雷: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

    突破传统概念,避免大轴线对称、方格网、行列式、超高层的“英雄主义”。

    控制体量,保留生态基底,多做山水、农田、河流的文章,发挥门户区的功能作用。大江东地区的山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即青龙山、白虎山。新城的建成意味着城市中间有山,所以山要保下来,并通过河道让山和城之间有渗透、过渡。水是当地历史文化的渊源,围绕水质做生态、做形态、做业态。

    做优复合社区概念,产业、服务互相结合,真正做到“产城融合”。

    朱小康: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把握大江东智慧和生态两大特点,尤其是这个门户地区。绝对不能把这个地区做成中心,要突出重点,开启城市门户,提升新城形象。

    在交通方面,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通盘设计门户区域互通形式,做好滨江二路快速路的有效衔接。二是调整、优化轨道交通,抓住轨道交通修编的机遇,着手高起点、高标准,研究好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线位走向等。

    杨健: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桥头堡区块与四周的关系非常紧密,不可孤立。西连杭州主城区到下沙板块东接大江东核心区,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区,又具有门户形象。对区域用地布局应明确空间、生态、基础配套、城市开放空间等的要求及导向,指导新城今后开发建设,打造生活、生产的新高地。

    需要注重新型城镇里的绿色城市设计的概念,避免传统手法,充分利用农田、园林、沿江等自然景观,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要条件。

    下一步综合优化意见:

    1、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研究该地区的功能与层级定位,处理好其与城市其他地区之间的功能分工关系。

    2、研究化解快速交通对本基地分割的影响,促进城市整体空间秩序与氛围的形成;优化交通系统规划,并反馈上位规划进行调整完善。

    3、关注对重点节点、界面的系统性设计,以建筑群体、农田、山体等的有机组合来塑造本地区整体门户形象。

    4、优化开发规模、用地模式、开发时序,探索新背景下新城区的紧凑集约开发、弹性发展之道。

    5、在遵守有关国家政策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将基本农田、农居等限制条件转化为积极因素,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文章关键字: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桥头堡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8037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换@。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