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星写字楼网 >> office社区 >> 人才服务 >> 浏览文章

论“以人为本”之“文化本体”

2006/12/9 10:55:45 五星写字楼网 浏览: 【字体:
文章导读:  人学研究者极为期盼着人的出现,可是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他/她究竟是谁?大家总在独断地想象和描述着,就像短剧《等待多戈》里的场景和结果,虽然人们一直在描述着他们心中的那个人,可是多戈却始终没有出现。与这种情形相同样的事情在当今中国社会对人的企盼中再现了。这表明了一个严酷的事实,即在当今中国社会的思想和现实中,人是处在缺位状态的!人的缺位原因在于文化的缺位。而中国人在现实中的“缺位”即非存在性,是由于中华文化在中国社会中的严重“缺位”所致!因此,我们必须在理论上和实际中大声疾呼,改变现实局面,使得中国文化尽

  人学研究者极为期盼着人的出现,可是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他/她究竟是谁?大家总在独断地想象和描述着,就像短剧《等待多戈》里的场景和结果,虽然人们一直在描述着他们心中的那个人,可是多戈却始终没有出现。与这种情形相同样的事情在当今中国社会对人的企盼中再现了。这表明了一个严酷的事实,即在当今中国社会的思想和现实中,人是处在缺位状态的!人的缺位原因在于文化的缺位。而中国人在现实中的“缺位”即非存在性,是由于中华文化在中国社会中的严重“缺位”所致!因此,我们必须在理论上和实际中大声疾呼,改变现实局面,使得中国文化尽快归位,使得中国人真正地在中华文化的根基上成为现实的存在,以利于实现中国人的发展和中国社会文化的发荣繁盛。

  一、人之文化本体性

  “以人为本”必须基于合理的人之“文化本体”  我们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和根本立场,表明了我们社会的现实发展向人性化的进一步靠拢。然而,我们强调了人的理念对思想和实践的本体地位,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也是我们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以人为本”中的“人”,在我们的思想上和现实中并不是真实的存在,或者直截了当地说,我们大家正在聚精会神或貌合神离地谈论的人,不过是一个“无”,是一个非存在的人或非人!这并不是可笑的事情,而是十分严肃和严峻的现实。

  以人为本是基于文化本体的。如果没有人的文化实质和内涵,人只是一个空壳子或者是一个无,什么都不是,甚至连人都不是,是处在异化状态的人或者是非存在的人。也就是说,

  其一,在我们的社会里,人是处在“缺位”状态的“非存在”,

  其二,人的“缺位”是因为文化的“缺位”,中国人的缺位/非存在状态是源于中国文化的缺位和非存在状态的。

  其三,不仅出现人与文化的缺位,而且在文化上出现了严重地“错位”,中国人不认同自己的文化,却对与自己不相干的东西极为热情和盲从。

  其四,因此,为了让人的理念在我们的思想上和现实中“归位”,我们就要尽快使中华文化归位;更要尽快地竭尽全力地进行文化创造性地回归、振兴和繁盛。

  这正是因为,文化是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本体和基础。没有文化的根基和前提,人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一句空话。所以,“以人文本”的思想原则的确立,需要建构起相应的文化本体,方可在实际中发挥作用。

  应该指出,我们不是闭关固守地排斥其他文化,更不是以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的方法来对待,而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来认识和实现人的本体存在—文化本体的意义,促进和完成中国文化回归、振兴和繁盛的任务的。认识不到这一点,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原则都是虚假的。

  文化是人的根本,是人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文化是人的根本,是人存在与发展的基础。首先,文化本体是人存在和发展无可替代的前提,卡尔·马克思指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 而“人的世界”就是人所创造的“文化的世界”。

  其次,文化本体是人存在和发展不可离缺的根本,文化是人的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性的内涵,更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根本性的途径。孔子在《论语》中说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朱熹在《四书集注》里对此解释道,“本,犹根也。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为仁,犹曰行仁。与者,疑辞,谦退不敢质言也。言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 这里所谓的根本和务本(关注根本和维护根本),就是人之成人的文化根本,是人的文化本体;

  第三,文化本体是人存在发展的伟大基础,是人得以立足的基础,同样,对于人的文化根本而言,人的存在和发展完全仰赖于文化的根基深厚,否则,无论是人的立足,还是人的存在与发展等等都是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这也是不证自明的真理。

  第四,文化本体对人的存在发展的创造性地生成;是人得以真正地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源泉。树大则根深,根深则叶茂,这是不言而喻的。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朱熹引尹氏曰:“君子求在我者,故不患人之不己知。不知人,则是非邪正或不能辨,故以为患也。”而这里的“不知人”,即是不了解“人”,也就是心中无人的理念,眼里就没有看见人。这个“人”是真实性和普遍性的个体之人,这个“人”是文化之人、道德之人、社会之人、人类之人。离开了文化的根基,不去关注/维护/培植文化根本,这个“人”及其各种属性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以人为本”的人的“文化本体”之合理性 文化本体的合理性考证对人的存在发展很重要。首先,由于人们没有看到人的文化存在的本体性,在关于人的认识和阐述中,虽然已经掌握了人的各种属性,诸如,人的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和自然属性等等,如果没有人的文化属性将这些属性加以整合,它们就不会真正产生效力,正是文化的教化方才赋予人类各种基本属性。文化与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可谓是紧密相关的,正如《论语》中的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由此我们对人的认识有了超越性的发展!以往的研究对人的认识,只是强调了人的属性的把握,充其量对人的本质属性与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进行了揭示,没有从文化本体上对人的属性及其构成的相关性上揭示人的文化性存在,带有严重的局限性。我们的人学是从文化的本体上对人的文化根本和基础的认识和建造,因此,对人的文化本体性和具体性的认识和建造具有全面性、根本性和完整性的真实把握和辩证认识。

  第二,在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也创建了各种各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他们都是与人的文化方式相关联的,离开了人的文化方式,任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难以真正发挥作用。这里所说的就是人的文化本体理念。人的文化本体理念的含义和意义并不难理解,这即是说,人是文化的存在,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产物。

  第三,然而,对人之为人的文化特性及其维护,其一,首先是指文化本体性质,人文精神和人的方式;确立人的文化本体,应该思考,如何使文化精神大放异彩,如何以人的方式来建造“人的世界”;其二是说人的语言、知识、技能和各种文化方式;其三,人文的教化内容和教化方式;其四,人的交往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建造;如此等等,导致人之内在、外在、统一。

  第四,因此,关于人的文化本体的合理性,在《中庸》中,孔子说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二、“文化本体”与“以人为本”的相互作用

  人的文化认同与人的同一性 在文化哲学“人-文互创”原理的基础上,“文化本体”与“以人为本”有着内在的相关性和相互作用。这种内在关联和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文化认同,比如说,说到西方人,就会说到西方文化注重与人的外在性,注重天人相分,关注于神的信仰,等等特征;而说到中国人,也会对中华文化特征加以描述,就像注重是人本身,注重天人合一,极为关注人的统一性,尤其是人的内在性,等等。人的文化认同性形成了我们的存在和人的同一性。人们常常提出:我们是谁?我们是怎样的存在?我们来自何方又将去向何处?只有我们确定了文化本体和文化的认同的时候,才能得到基本的答案。否则,如果没有文化认同,人们将难以得出自己存在的同一性的答案。

  然而,事实上的当今中国人却往往与真正的中华文化大相径庭。本来中华文化讲到人生价值和意义时,常讲仁义礼智信,讲“礼之用,和为贵”;现实中却出现了目中无人、不诚信、无仁义的现象;常讲“三不朽”,立功,立言,立德;代代相传,人的不朽,或在人们心中,所谓,“金杯银杯,不如人们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人们的夸奖;金钟银钟不如活在人们的心中”。可是,许多人却为了眼前的一己私利而损人利己和坑蒙拐骗。由此中国人出现了文化认同的错位,以及中国人的非同一性状况,即我们思想认识中的自己并不是我们自己。

  当我们认识中的我们不是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分裂与矛盾等等问题变得更加尖锐起来。人们尚未认识到这一点。事实上,在当今中国人的思想认识中,看到的人是非人;而真正需要做到的则没有做到,使得中国人极为缺乏的是人的理念。由于缺乏人的理念,自己不把自己当作人,更不把别人当作人,人是人之间简直是“狼和狼的关系”。由于缺乏人的理念,在市场经济到来时,毫无顾忌地坑蒙拐骗,只要自己有利可图和能赚大钱,没了良心作恶多端也还不眨眼;由于没有人的理念,特别是没有人的文化认同,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是什么;由于没有人的理念和人的文化认同,也就没有了人的同一性/认同性;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不相信/不认同/不在乎/不善待中国人的主要原因,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人不欣赏中国人的缘由所在;不愿意度中国人的文章和著作,哪怕他/她有创见的思想和理论,问津的和引用的人很少;而崇拜及相信外国人,哪怕他/她的思想并不具有太多或没有创见,也都聚而引用;这种现象令许多人疑惑不解。当我们了解了文化认同性和人的同一性之后,这个谜就会破解开了。但是,再者之上还有更厉害得更普遍的现象;——由于盲目崇拜外国的一切,导致对中华文化的反动和丢弃,毫不留情;同样,对中国人的歧视和压制也是毫不留情的!造成了对外和对内的两种不平等的待遇。针对这种严重的持久的现象,我们提出和强调“以人为本”精神实质和思想原则并把它当作立国和立宪的基础,这是非常正确的和极为重要的。但是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从文化的本体建构和人的本体建构的相关性上,实现中华文化及其人文精神的复位回归确立,进而完成人的回归复位和振兴繁盛。

  “人本”来自“文本”的涵养和支持  当“以人为本”成了我们社会文化的普遍的思想原则的时候,我们要做进一步的探究:第一,是谁以人为本,本是根本/本体还是成本?回答是成本的时候,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第二,这个“人”是主体还是客体?回答是客体或客体的时候,这种认识更为错误;第三,这个人存在与否?回答作并不存在的时候,这就是事实真相。这种情景表明了文化认同的混乱和人的非同一性的事实。没有了中华文化的本体之“文本”的涵养和支持,所谓“以人为本”的“人本”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和在事实上是一种虚妄,或是幻影;并不存在。

  质言之,没有人,主词的或缺,本语句没有意义;没有了文化,人就失去了根基,无以立足,无疑是非存在;人成了非人,由此在实践中导致非主体化或客体化的地位!更有甚者,当人失去了文化基础的时候,便失去了良知和道德,使整个人变成一个空壳子,随波逐流,浮游不定;没有文化本体的人,既没有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没有可能进行任何创造性的活动。相反,这种无根基的人还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破坏性和毁灭性的灾难!这种事实比比皆是,可是麻木的人们视若罔闻!这更需要引起社会和各方面的人们的重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的研究不仅要让人们了解:人的人的缺位,来自于文化的缺位;还要让人们懂得:“人本”需要“文本”的根基和内涵来支持,人的成长和发展更需要文化创造的活水源头来促进和浇灌。比如说,孔子的“仁学”即是人学,仁即是人,以仁为核心即是用文化本体确定和维护以人为本。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于拥有仁义礼智信的本质;而“道德仁义。非礼不成”。这就是说,讲仁义道德需要以礼的方式进行,礼是仁的展示,是人的行动,是仁的方式;礼即理也,礼即合理性,礼即仁也,礼即是人的方式,和谐一致,和合发展。

  文化的涵养和支持主要的是文化精神的张扬。然而,有的人只注意到对人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发挥,不注重人的思想道德和精神品德的培养,造成了没有灵魂的工具!如同马克斯·韦伯所讲的,在实际上,只有工具理性,忽视了价值理性的方面,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异化和人的工具化。换言之,人的创造物反过来成了压制人和远离人的物,成了非人,成了客体。最终的结果往往会造成人类社会的危机和人的价值与意义的危机,同时,造成整个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严重激化。

  “人本”即是人之“文本” 人是人的文化创造的产物和结果。人本即是人之文本;德里达说:“文本之外,无物存在”。“人本”是人类文化创造活动的成果,因而是人之“文本”。也就是说,人既是人自身的创造活动的产物和结果,又是依靠人的文化创造而得以真实存在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或者说,人是在人类文化创造活动中诞生的产物和结果,也是活动的主体。人是活动的剧作者,又是剧中人;在这种文化创造性的实践过程中,上演了一幕幕历史的活剧来。

  “人本”即是人之“文本”,即是说,在人们文化创造的过程中,凝聚了文化精神和思想原则,说“以人为本”不是任何虚妄的东西,而是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进行的文化创造活动;是一场造就仁德之人和礼义之人的运动。离开了文化精神的指导,就只是在物的基础上的物化活动,是不可能有真正的人的诞生的。

  “人本”即是人之“文本”,即说是在人的文化创造中,正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人的品格和形态,是人的内在和外在的身心和关系,都被纳入到文化创造活动之中,并成为人的文化创造的方面和结果;人不知道这样的事实,人本即是人之文本;人们需要知道和明了这样的事实:成功的文化创造活动不仅产生着文化成果,而且产生这人自身,还产生这人的文化世界。

  “人本”即是人之“文本”,而且是最精髓的、最精致的和最精华的文化创造的前提和结果、本体和基础;这是因为。人作为真正的主体在文化创造活动中生成和发挥作用,并且在创造人的世界的同时,创造了作为人之文本的人自身。

  “人本”即是人之“文本”,而且是人的文化创造过程的最高的创造物,包括了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尤其可以成为个人文本,集体文本和社会文本等等,均构成了人之文本的多元化的系统;其中个人是最基本的和最真实的存在和前提。有人文精神武装的和有现实建造能力的现实的个人和创造性的个人,是我们的“文本”,也是我们的人之本体系统的重点和基础。

  “文本”又是人之“人本”,任何文本的创造和完成,都是以人为目的和为准绳的,离开了为了人的文化创造,将不会有任何真正的创造;“文本”又是人之“人本”,任何文本都凝集了人的思想精神和崇高原则,集中了人的智慧和劳动创造的能力,当人的文化力、智力、体力和社会力等聚集在文化本体中的时候,展示了文化哲学的人文互创的原理。

  人之“文本”推动并发扬“人本” 文化是人发展的内在和外在的动力,是前进的道路和晋升的阶梯,是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保障;人的文化创造物反过来又对人本发挥作用予以推动。一方面,文化本体发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坚持人本原则;另方面,人之文本是为了人的目的和实现人的价值与意义的;再方面,人之文本把人的主体性与主体客体性和客体主体性相适应,形成了辩证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和实践指向。

  在具体的文化创造中看,物质文化创造把人本当作目的而不是工具,这对于人本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使人有了基本满足和发展基础;制度文化是人的社会组织的秩序保障,人有了行为规范和社会归属;精神文化则是所造人之为人的重要条件,塑造人的身心,增进人的知识,提高人的思想品德和道德境界,是人的发展和超越的动力和源泉;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人之文本促动着以人为本的与和谐的社会文明创造。

  人自身之文化本体对人本的推动发扬,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使我们成为我们认识中的自己,这更加具有真实性和前提性的本体意义。从文化创造活动实践立场上,达到人本-文本之间相互作用和在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上的三者一致。

  三、中华文化是中国人立足之本和发展条件

  中华文化本体为中国人真实存在与发展建构了文化的本质与内涵  经过了“人本”与“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阐述,在我们的文化基础上的人的存在和发展不再那样模糊;然而,只有立足于真实的文化本体,方可有真实存在的人,才可能造就真实的人。因此,人之文本创造使得文化本体得以归位,从而有了人的归位;中国人得以成长为真正的人,成为现实的、独立的、有个性的、个人,成为文化的社会的人;继而才能有自由的和丰富的人的真正地发展。

  但是令人悲哀的是,对于中国人的现实来说,中华文化被看作是支离破碎的和遥远的,在许多人的认知误区里甚至是一无是处的。深入研究可见,由于各种历史的和现今的人为的破坏作用和误导,对中华文化的误解和扭曲十分严重,以至于有些人甚至不了解中华文化而极为反感,有些人甚至极为无知或偏见而极力阻挠中华文化在中国的振兴;使得中华文化在中国社会得不到尊重和应有的地位。如此一来,中国人便继续处于失去家园和流离失所的状况;继续当一个“乞丐”。中华文化的成就属于全人类,并不因为中国人的无知偏见和错误认识而失却本身的光辉。相反,依赖于中华文化的中国人,只有把中华文化的本体重新建构,才能够结束自己“空壳”和“乞丐”的状态。中国人只有把中华文化本体重新建构,方可以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本体和本质内涵而是自己充实起来,改变“空壳子”的样貌,使自己成为真实的存在,才会在我们的社会中出现真正的人,“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才能有了文化本体的支持发挥作用。中国人只有把中华文化本体重新建构并尊重和敬仰之,才能够结束自己持久的流离失所和乞讨的“乞丐”状态。

  回归中华文化的家园,确立自己的本体是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当务之急。虽然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进程中,吸取了各种文化的精华,却因为没有自己的文化根基而成为跟随爬行的奴才;虽然中国人看到了世界,却因为没有自己的文化根基,不能真正地拥抱世界,也不能让世界真正地接纳中国人;最重要的是,中国人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掌握中华文化本体,就没有自己的位置和基础,既不能在此期间发展为世界公民,甚至于也不能在中国人想象的发展中使中国自己得到真实的存在和发展。

  建立积极的健康的文化心理机制,促进文明进步;因为,社会不发达是一种非文化的消极心理状态;依赖性,散漫,保守,人的不自信是一种非文化的消极心理状态;没有把自己当回事;不文明也是一种非文化的或反文化的消极心理状态;总之,不发达的社会和人群,其文化心理状态是不够健康和不够文明的,从而是消极被动的和不能自立的,是有问题的,甚至是一种病态。不发达的社会中,人们往往不自信,处事往往是消极被动的,对自己和自己的文化只是加以否认,不能客观地真诚地对待自己和自己的文化,妄自菲薄,不把自己当回事;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尤其是中国人对自己拥有的光辉灿烂的文化进行否定,不当回事,甚至与毫不吝惜地将其抛弃。由于这种心理作祟,因而在形象上和行为方式上毫不在意,甘于忍受贫穷落后和不文明的生活状况。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向别人摇尾乞怜,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尊严,丧失了自己的人格,更丧失了作为中国人的国格!这种情况从19世纪到20世纪,直至今天,中国人简直就是“端着金饭碗讨饭的乞丐”!有些人更有甚之,连当中国人他们感到都没得面子和丢人;这些人无情地抛弃自己的文化,又学不到他人的文化,只是一味地极力地向外国人靠拢,更有人希望自己能够改换人种。这是对中华文化自我的忘却,然而又面对着对他者的想象或想象得他者,在不了解外国发展状况的情况下盲目地崇洋拜外,这就是对想象的他者的迷信。

  反过来说,文明发展和自信成功是一种健康的文化心理状态。那是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物质文化对人的作用,使人有了基本满足和发展基础;制度文化是人的社会组织的秩序保障,人有了归属;精神文化则是所造人之为人的重要条件,塑造人的身心,增进人的知识,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是人的发展和超越的动力和源泉;文化的创新和创新的文化更来自健全的和崇高的文化人格。

  当中华文化真正成为中国人发展的内在的和外在的动力的时候,成为中国人前进的道路和晋升的阶梯的时候,成为中国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保障的时候;中国人就会真正地成长为人,成长为掌握自己命运的自己发展的主人,成长为真正的社会主人和世界公民。中国人自信自强,努力进取且坚持不懈,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目标。正如孔子所言,“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我们应该回到自己的文化根源去,回到2550年前孔子那里去,寻找做人的智慧,求教治理国家的方略,建构真正的现代文明。如孔子说:首先,“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同时又要注重经世致用而达到造福人类,完成振兴中华和世界大同的伟业。“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着,着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无论做人,抑或做事,无论治理国家,还是治理整顿社会秩序,如何能实现理想并达到目标?那就是要实现人的文化建设,即所谓,“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壹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礼记·中庸》

  中国人的文化时空、历史与文化  中国人当下处于文化缺失,由此造成的中国社会中“人”的极度缺失和“中国人”的极度缺失,情况十分严峻,改变这种现象十万火急。事实上,物极必反,在我们进行创新文化和文化创新的建设中,我们得到了中华文化本体重新建构的机会,也使得人的回归和人的真实存在有了可能,这是属于中国人的难能可贵的文化时空,如果人事部到这一点,机遇稍纵即逝,机不可失,时机难以再来。要把天时——地利——人和相聚集,但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朱熹解释道:“天时,谓时日支干、孤虚、王相之属也。地利,险阻、城池之固也。人和,得民心之和也。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言四面攻围,旷日持久,必有值天时之善者。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言不得民心,民不为守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域,界限也。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言不战则已,战则必胜。……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四书集注》)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是孤立的,其思想精神和道路的选择等等都必须与世界联接,首先更重要的是要在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中立足,如此方能称为昂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妄自菲薄的猥琐是极为错误而有害的,其原因在于失却了自己立足的文化本体,不再有根基与内涵而空虚无度。然而,中华文化是属于整个人类的文化宝藏,并不因为中国人不重视和不珍视而有损其伟大的地位和意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中国人自己若反其道而行之,不珍重和保护中华文化,就会因自己无所立足而被伟大的文化所抛弃,中国人便处于无以立足和无所适从的危机境况中,更可能因对中华文化犯下的罪责深重而被开除球籍的!

  中华文化本体与“以人为本”的精神原则   人类文化特别是中华文化是中国人得以立足的根本。中华文化对中国人的生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符号,语言和知识,尤其是人之为人的仁义礼智信的根本;二方面,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于价值和意义的理解,三方面,特有的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决定着人的生活价值取向;四方面,独特的中国人的社会交往方式和生产方式,形成了民族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文化认同;这些文化符号所内涵的思想精神和情感,渗透到了每个人的身心和文化基因中,是实实在在的和根深蒂固的,历经各种世间风雨沧桑也无法改变,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然而,人的文化本体,乃至于中国人的文化本体是不断地创造和发展的根基和历程,更重要的是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

  首先,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普遍原则,孔子说,“仁者,人也”。以此为基础的中华文化精神就是:“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植根于中华文化的人以这样的人文精神为核心构筑自己的文化本体,完成了中国人真实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创造基础,亦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动力学力源和途径。

  第二,中华文化本体注重与人的文化人格与道德的自觉,使得圣贤和君子得以成长。“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在人的文化学习和修养过程中,自觉性和道德性是非常重要的,自律不可或缺,这正是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的具体实践。如同创造人文经典文章的伟大成果一样,理想的文化人格的实现正是文化创造的最重要的成果。

  第三,诚明,教化,中庸,正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天命——本性——道理/道德/……,均为文化创造和文化认识的结果;然而,到达中庸与中和境界则是最为可贵的。由此,根据文化获得的多少和自觉与否,把人分成了君子和小人,“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子曰。道其不行矣夫”。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礼记·中庸》

  第四,社会人际和谐,世界和平大同;这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最重要的内涵之一。如孔子所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握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本体和文化精神,对“以人为本”的精神原则贯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用人的方式建构人的世界,即建构和谐的大同的世界,“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大同即合而不同,这就是说,无论西方文化注重人的外在性,天人相分,关注于神的信仰,或是中华文化注重的是人本身,天人合一,极为关注人的统一性,尤其是人的内在性。如同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有作为者合而不同,和谐一致,和合发展。确立人的文化本体,既立足于自己的文化本体,又兼容并蓄,多元化的统一;特别是中国人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既广泛吸纳世界先进文化,又坚持中华文化的继承和统合,得到的是使自己成长为真正的世界公民的基础和根本。

文章关键字:哲学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编辑:5sw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换@。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