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星网 >> 楼宇经济 >> 楼宇总部经济 >> 浏览文章

上海应错位发展总部经济

2009/4/23 11:51:00 五星网 浏览: 【字体:
文章导读:  要说“总部经济”,不得不先说一下“楼宇经济”,因为二者间始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上海,卢湾区内的写字楼最为集中——区内的淮海路段共有商务楼宇23幢。从

  要说“总部经济”,不得不先说一下“楼宇经济”,因为二者间始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上海,卢湾区内的写字楼最为集中——区内的淮海路段共有商务楼宇23幢。从2002年到现在,这个数字一直没有增加,但税收却以每年20%—30%的速度上涨,上缴的税收占到了卢湾区税收总额的50%。有权威机构统计,上海现有50多栋“亿元商务楼”,即每栋楼的年上缴税收总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其中,缴税最多的是恒隆广场,2008年上缴税收达18亿元人民币。

  而进驻这些商务楼的,多半是将其总部设在上海的世界级著名企业。

  金融寒冬中,总部经济别具活力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在2008年底时曾有统计:外商在上海累计设立总部机构676家,已成为除香港特区外我国吸引外资“总部经济”项目最多的省份。进入2009年,虽然时逢全球性金融危机,但入驻上海的跨国企业集团总部仍在增多——今年2月,全球500强、国际最大的电机集团企业美国雷勃电气公司地区总部敲定在徐汇区落户。尤值一提的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徐汇区跨国公司总部不仅无一“跳槽”,且又新增了美德维实伟克、日本富士电机等4家地区总部和一家投资性公司(佛吉亚)。

  与此同时,上海“总部经济”的含金量也在明显提升之中:入驻企业正由几年前的生产型总部,向投资型、管理型、研发型总部转化,如英特尔公司渠道产品事业部全球总部、ABB公司机器人事业部全球总部和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电子材料部全球总部等。

  面对“总部经济”如此高速的发展,上海各区纷纷增加优质办公场所的供应量,从硬件上改善 “总部经济”投资环境。在浦东,金桥OfficePark2将兴建通用汽车中国园区,届时通用汽车将把亚太区总部、中国总部等办公地点整合至此,与此同时,计划投资2.5亿美元的通用汽车前瞻技术科研中心也将落户于该园区。与此同时,其他各区也不甘落后,黄浦、卢湾、静安等土地资源稀缺的“总部经济”发达地区,纷纷着手对现有资源加以优化组合:黄浦区加快外滩老大楼置换,徐汇区加紧衡山路老洋房“腾笼换鸟”,卢湾区淮海中路东段楼宇群落将逐步开展重新装修。而杨浦、虹口、闸北、普陀等 “总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建设高标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吸引生产型、研发型跨国公司总部前来筑巢,创智天地二期、北外滩航运及国际游艇总部基地、长风生态商务区、市北工业园等知名园区,均计划在2009年扩大规模。

  不要让“总部经济”陷入“红海”

  “一幢商务楼创造GDP(税收)超过一个县”。作为一种成功的经济模式,“总部经济”正吸引着来自各方的关注。很多地方,也都将其作为发展本地经济的首选模式。但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工业发展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锡健却提醒道,“总部经济”是一种不可复制的商业形态,因而不应该也不可能作为一种具有普遍价值的模式去推广。世界上有些东西是人人都可以学的,而另一些东西注定只对极少数人适合。“总部经济”也好,“楼宇经济”也好,它只能是依托一些超级大城市与国际间迅捷的市场信息沟通、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以及良好的金融服务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才可实现。而这些优势是具有独特性的、不可复制的,因而决定了“总部经济”不可能遍地开花。

  董锡健说,他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区特别是相邻的区域,论资源条件和投资环境,都不成问题,但就是长年处于“走不出困扰、创不出新路”的尴尬境地。这些地区存在着一个“通病”,那就是无论招商引资,还是项目开发,都习惯于“模仿”、“追风”,结果造成重复立项和引进,同行、同业陷于低水平竞争,人为地为外资外商造成了“货比三家”的被动格局,成为了一片“红海”!

  相对于当前在“总部经济”中存在的同质化竞争,董锡健认为,应该引导和帮助部分区域跳出“红海”,施行错位发展,而这首先应该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的态势,有创意地研发项目题材。

  错位发展:总部经济未来的空间所在

  全球著名大学在华机构总部集聚区

  去年,国家教育部曾发布了一条重要信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有逾100万学生到海外留学,其人数为世界各国之最。这一信息显示,今天的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生源输出国家。而这些大学每年最大的注意力,就是关注中国的高考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致使每年中国高考结束后,便在中国的各大城市爆发海外大学争夺中国留学生大战。

  董锡健说,由于绝大多数的境外大学在中国没有常驻机构,有些虽已设有中介代理机构,但往往信息不对称,结果造成纠纷不断。因而那些国外著名大学迫切期盼中国能够为他们提供定向的服务集聚区。正是基于这些因素,催发了董锡健设计“全球著名大学在华机构总部集聚区”的构想。他说,“全球著名大学在华机构总部集聚区”应该能够承载这样一些主体功能:形成全球100家一流大学在华常驻机构的总部集聚地;形成中外大学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心;成为国家和“长三角”地区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国际办学和海外留学事务办事机构的集聚地。

  董锡健策划的这个项目,最后“落地”在上海西部一个拥有国家级教育资源的生态商务区内,全部投资建设开发均由新加坡某著名的置业投资集团通过招标承担。

  国际行业协会总部办事处集聚区

  当前,各地在倾力构建跨国企业“总部经济”集聚区,争夺“总部经济”的资源,但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顾此失彼的现象,即一味瞄准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总部的集聚或迁入,而忽视了海外另一个体位更大、功能更强和影响更为广泛的“总部概念”和“总部现象”,那就是在国外具有极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国际行业协会及组织的总部。这些行业协会,在国外被誉为“二政府”。

  董锡健说,纵观上海和国内其他地方,至今尚未有率先构建“国际行业协会总部办事处集聚区”的城市性大项目,这是一个巨大的国际元素导入的“空缺”。反观世界各地,千方百计邀盟和引入国际行业协会和组织,已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扩大城市影响、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城市经营战略。目前,他们正在积极建言国家及上海市的相关主管部门,尽快构建“上海国际行业协会和组织总部集聚区”,同时在适当的区域进行探索,帮助相关区域构建国内第一个国际行业协会总部集聚区。他说,世博会址,正是未来发展这个项目最好的区域性平台。

  “上海国际研发港”总部集聚区

  早在2007年,联合国公布的《世界创新报告》就已认为,在未来的3年中,全球3/4以上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将落户在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新兴市场国家。预计到2010年,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总部型研发机构将突破400家。

  然而,在此大背景下,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作为承载基地,除了姿态、热忱和相关的鼓励政策及法规外,似乎还缺乏足够的载体准备,至少到目前为止,上海还缺失一个或若干个带有标志性的和强势品牌概念的“国际研发中心集聚基地”,或称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服务集聚区”,显然,这与拍岸而来的“全球研发机构转移大潮”不相适应。

  事实上,在上海乃至长三角,工业项目研发的落后一直是政府和企业界人士的隐痛。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国际研发机构服务集聚区”的建成,将集中亚洲一流或具全球影响的高端研发机构,有可能从根本上帮助上海和长三角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彻底转型。

文章关键字:总部经济,上海总部经济
来源:经理日报 作者:刘欣 编辑:8011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换@。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